“一覺醒來,公司沒了”不再是一句玩笑話,而成為了現實中的一景。既然不可避免的躬身入局,那么活下來,跑的比你的對手更快,就成為了破局的目標。那么何以解憂?唯有自救。
疫情發生的這么多天,許多人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新聞看數字,搜羅大小事件,看到令人揪心的疫情逐漸好轉,社會開始運轉,大家覺得,疫情應該就這么過去了吧?疫情即使會過去,但是傷痛依然存在。有個有意思的段子,“疫情結束后,你最想見到的人是誰?”大多數人都選擇了“吃蝙蝠傳染病情的第一人,看他會飛了沒有。”因為這個人以一己之力做到了連美國發動貿易戰都沒有做到的事,給中國經濟帶來了極大的,甚至是不可估量的損失。
春節到現在近一個月的停擺讓無數沒有準備的企業慌了神,之前還保持樂觀的人會發現,各行各業都會遭受直接或者間接的損失,誰也逃不掉。直觀的是服務行業,比如餐飲,數據顯示,2019年餐飲收入約4.67萬億元,整個2019年春節假期的銷售額貢獻占全年的15.5%。根據往年比例估算,2020年春節單餐飲收入預計會達到七千多億元。而受到疫情的沖擊,整個餐飲行業預計僅7天內就會有5000億元的損失。
相比服務業,制造業受疫情的影響會更大,更隱蔽。制造業的載體是貨,疫情期間停工無法生產。即便你恢復了生產,上下游供應鏈只要有一家斷貨,那么還是無法繼續生產,斷貨又會帶來客戶和供應商的遷移,長遠來看,影響更大。全國連鎖的餐飲龍頭西貝老板站出來發聲,“西貝的現金流只能支撐2個月。”連鎖餐飲行業龍頭站出來求援,馬上就獲得了4個億的貸款和政策支持。但那些抵御風險能力低的中小企業主,他們沒有渠道發聲,沒有快速的貸款,只能死扛,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算今天要虧多少錢,我還能撐多久。
首先要保住的就是你的現金流,大家在疫情期間沒有了收入,但是成本卻沒有減少。店鋪租金依然要交,員工工資依然要發,設備折損依然要承擔。這個時候,如果手上沒有足夠的現金流,承擔不了這段時間的虧損,那就只能選擇倒閉,老板要是不懂一點財務,現在就只能睜眼瞎,所以你要確定現在手上的錢能支撐你多久,才能做出決策。除了自救你還需要明確未來的方向趨勢,在疫情期間,你的每一個選擇都會決定企業的未來。
400電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