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小龍在今年1月份微信公開課上,透漏了一個微信的重要產品動向:微信即將推出“ 短內容”,當時就各種猜測:短內容的形式是什么? 入口在哪里?會是下一個億級流量應用嗎?怎么申請?
隨著1月20日視頻號開始內測,“短內容”終于浮出水面。原來入口在“發現”欄目中排名第二位,僅此于“朋友圈”位置,可見微信對視頻號給予厚望。大家知道短視頻是騰訊的重大心病,無論是集中火力做微視,還是亂槍掃射推多產品矩陣,或者依托微信生態推即刻短視頻,都沒能真正打出一個爆款,而朋友圈短視頻,不過是附著朋友圈的一種內容形態而已,不構成獨立應用。但大戶人家的好處就是經得起折騰和反復試錯。所以大家對微信的視頻產品要有耐心,這次的視頻號,我冒著風險出去網上轉了一圈,給大家搞偵查(戴了口罩),發現有幾點格外讓人期待,值得所有企業關注、跟進,比如:
1、打通公眾號
視頻號可以被好友之外的人群看到,屬于公域流量,又可以帶公眾號鏈接,這就將外部公域流量引流到自家私域流量池,實現拉新引流。這將激發公眾號運營者發短視頻的動力。
2、轉發微信好友、朋友圈
視頻號作品可以通過類似小程序卡片的友好形式,分享給好友。不過分享到朋友圈的體驗不好,因為標題僅顯示“xxx的動態”,也預覽不到視頻的具體內容。估計是為了不與朋友圈發的短視頻沖突。畢竟,短視頻發到視頻號還能養個號,發揮營銷功能,發朋友圈什么沉淀也沒有,還被你設置的“三天可見”屏蔽,效能很低。
3.視頻號也可發圖片
除了能發1分鐘以內的視頻,視頻號還能發最多九張圖片,類似朋友圈。值得注意的是,視頻號沒有純文字內容,這既符合張小龍善于做減法的特點,也符合產品錯位競爭的原理:跟微頭條、微博、朋友圈的短內容徹底區隔開來。
4.多元算法
大家知道,移動內容分發主要有三大機制:第一是機器智能推薦,第二是基于關注的社交推薦,第三是用戶主動搜索。
其中,頭條霸占推薦,百度霸占了搜索,而微信,擁有最強大的強社交關系,可以通過熟人關系鏈來推薦內容,再結合移動平臺普遍采用的興趣推薦,使得視頻號內容充滿想象空間。
5、不限發送頻次
運營公眾號的企業都有一個痛點:無論訂閱號還是服務號,都極度克制發送頻次。現在的好消息是:視頻號發布內容不再受一天發一次的限制。所以實操上要關注的重點,就是如何將視頻號與個人號和公眾號運營結合起來,打通公域+私域,實現彼此引流,循環增長。不過,視頻號目前還在內測階段,大部分用戶還沒有顯示入口。
你現在關注的,是如何才能注冊到一個視頻號?現在還是嚴格審核期,如果你有其他視頻賬號并且有一定粉絲量和影響力,不怕被駁回,下面是微信官方的申請入口,可以去試試。
400電話